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

讓土地因你的加入而蒼鬱豐饒、恢復元氣

如果正計畫搬到鄉下、買地或蓋第二個家,首重尊重珍惜你所購買的地,請參考以下幾項前提:
  1. 請優先選擇前人使用過的、居住過的土地
  2. 如果我想要有片森林,那就由一顆種子開始種起吧!(by許亞儒
  3. 優先考慮施作慣行農法的土地,給疲憊的土地重生的機會
  4. 盡量不考慮「為了賣地而把整塊地夷平」的開發地
  5. 如果買的是有土的地,盡量保持地面的透水性,減少灌水泥比例
  6. 若面積夠大,預留1/4至1/2的地作為野放區

屋主Shelly跟John把一千八百多坪的、長期荒廢長滿鬼針草(不代表鬼針草不好,它的存在也是土地自然演化的過程之一)的土地,近1/3的面積規劃成可以透水循環的自然生態湖泊。沿著湖泊,周邊種的是台灣原生樹種,都是從小樹苗慢慢種起。



說明:

基本上,都市已經開發的差不多,能做的就是盡量綠化。然而,如果你打算搬到鄉下(要先確定自己適合與否,如果不適合,就要先練習適應,以免糟蹋了鄉下的自然環境,這點我另外一篇會說),就要珍惜鄉下的一草一木一土,盡量從土地的角度來思考,降低你對那塊地的最低破壞。如果你不確定你是否發自內心的想關心土地,建議還是待在都市裡面,對你及環境都是好的。
最棒的情況是,你買的是之前被傷害過、破壞過的地,你的加入讓土地有重生的機會!

1. 優先選擇前人使用過的、居住過的土地

台灣土地面積有限,如果大家都要居住到原本是野生動植物空間的地方,勢必又要開新的路、砍樹、破壞植被,動植物們勢必會被影響、被迫搬家或滅絕。
現在,廢棄的老厝、前人荒廢休耕的農地、種植果樹的山坡地到處都是,就先從這些土地開始整理回收使用吧。盡量保留野生環境給野生動植物,因為自然、野生的環境,是人類永遠無法營造仿效的。
這塊曾光禿禿的空地。如果不要灌水泥、鋪地基,而是小屋搭配菜園、喬木與花園,使其綠意盎然,是不是一種回饋給土地、善待自己的方式?誰來英雄救美?

已經被長年開發的山坡地在國內佔大多數,果樹長年灑滿化肥及有機肥、有的還有灑除草劑,如果你接手的是這樣的土地,改用自然農法,就有可能讓土地有喘息與重生的機會。


2.如果我想要有片森林,那就由一顆種子開始種起吧!by許亞儒

「住在森林裡的確是件美好的事,可是當挖土機推倒樹木,道路開進森林,夢幻木屋拔地而起時,人類扮演的其實是破壞者與入侵者的角色,儘管他的出發點是因喜愛這片森林。」「我寧可買已被人類過度開發、生機趨近於零的蘿蔔田。如果我想要有片森林,那就由一顆種子開始種起吧。」

—許亞儒《種瓜路11之10:上班族的幸福實踐力


3.優先考慮施作慣行農法的土地,給疲憊的土地重生的機會

讓土地重生基本上不用太費工夫,一塊光禿禿的菜園、長年慣行農法(就是施肥、噴農藥)的田,只要給它時間,它就會自行調整、演進成健康的體質。只看地主肯不肯給土地這個機會罷了!

許亞儒剛接手這塊山坡地時,上面是長期用慣行農法種植的蘿蔔田。農藥、化肥及除草劑的套裝組合下,只有蘿蔔長得出來,土地裸露、期待休息。(圖片提供__許亞儒

經過幾年的修養生息、不干涉土地上生長出來的雜草,每隔半年修剪。蘿蔔田自行調整自己的體質,恢復元氣之後,順利孕育出土鳳梨。

土地有了大樹、果樹、灌木之後,開始吸引各種動植物昆蟲的前來。這是原本蘿蔔田不會出現的景象。

4.盡量不選擇「為了賣地而把整塊地整平」的土地

有些土地,原本顯然是山林、山坡地,有著茂密的樹林,但少數開發商為了看起來好蓋,將山坡綠色植被覆蓋「削」成一塊裸露的土地,好說服買方說,很平!可以蓋房子。
然而,這就像人類的皮膚被削掉一片,呈現血肉在外面。
被這樣對待的土地,它不會開心的,被驅離的原生動植物也不會開心,坡地也因結構改變而隱藏危險。
把山坡地的覆蓋表層削掉,然後裸露出土壤,就像切下人表皮的一塊肉一樣。表面再種一些不適應此土地的新來植物。
對土地沒有感情的人,就會做出這樣的事,應加以抵制,不跟這種不動產商購買,以免其變本加厲。

5.如果買的是有土的地,盡量保持透水性,減少灌水泥比例

水泥一灌上去,就很難復原了。如果買的地原本就覆蓋著土壤,盡可能予以保留,即使是要居住的地方,房子周邊盡量以碎石子、透水植草磚為主, 房子盡量以抬升墊高的方式,盡量保持原生植物生存的面積。
碎石子(有的屋主也使用舊屋拆下的水泥碎塊)地可以讓雨水、濕氣滲透到地底,也可以讓小草生長,不會讓土地窒息。

可以用來當停車空間、活動的廣場

房子周邊人活動的範圍,不一定要灌水泥,用碎石子、碎水泥塊、廢棄磁磚碎塊、碎木屑等更友善。


6. 若面積夠大,預留1/4至1/2的地作為野放區

土地面積若超過四百坪以上,要完全做到定期維護是要花很多成本的。如果能夠把土地面積的1/4至1/2以上作為野放的空間,一來節省了維護的費用、傷害環境的可能性,二來也可以讓動植物有躲藏、休息及居住的地方,增加居住者與野生昆蟲、動物接觸的機會(而這也是許多人回歸鄉野的主要目的之一,不是嗎?)。
屋主林志堅老師的家後院,除了一小塊休憩空間變成草坪之外,其餘都是野放的空間。
野放空間的好處是,不用花錢整理,不用在土地上下毒,土地很健康,蟲鳴鳥叫、生態多樣性,隨著自然演化、每個季節的風景都會不一樣。


在邁向2012之際,試著對土地、環境多一份尊重與珍惜。

PS.以我有限的所知,目前友善對待土地的延伸idea有:樸門設計秀明自然農法BD農法...請自行延伸查詢,尋找與你對味的方法!





add your comment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