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

真正的生態工法需要時間與紮實的技術

災害發生之後山路邊坡的修復過程,若沒有實際看過,而只看結果是滿滿的綠意,會以為那就是生態工法。然後再次發生災害的時候,就說生態工法沒用。到底是真的生態工法還是仿生態工法?

今天去找一位朋友,他行經某路段,看到一處水災後嚴重崩塌的山路邊坡的修復方式,讓他背脊整個毛起來。

該路段修復的方式,是在崩塌的土壤邊坡上面噴上一層黏性水泥薄層,然後再覆蓋上含有草籽的土壤,等這些土壤中的草籽長大之後,整個山坡就會充滿綠意,讓人真以為這的確是生態工法。

可是,草籽的根能抓的土壤的厚度就那些,接著先驅樹種或灌木籽會被吸引過來,紮根時的厚度也受到限制,很難穿過水泥層,這樣,只要來一場超級大雨,就可以輕易的把水泥外層的植栽連同土壤衝掉,另外,水泥以內的含水層因為無法立刻排水出去,也有可能形成推力,這時就算固定間距都有插排水孔,水泥薄層是否能夠承受推力?...也許很快就知道了。

相關文章:什麼是植生工法?

相關新聞:專家挺身 捍衛生態工法

2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不是每個地方都是可以作生態工法的!

噴凝土護坡通常是緊急搶修常作的手法,不過效果並不好,再噴上土壤和草籽這是啥鬼?

林黛羚 提到...

阿栽...就把草籽混在土壤裡面咩